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美好环境的渴求,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
国家颁布的限塑令对于农村的影响力很有限,在有些村寨,废弃塑料袋成为影响环境的罪魁祸首。环保部门平均每21天约谈一个城市,从地级市到省级层面的督察,并且党政同责真正落地。
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工作亮点突出。人大代表包景岭:京津冀联动治霾将统一预警标准包景岭曾是天津环保局总工程师,2014年退休后,依然从事环保工作,参与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会商。吕忠梅表示,损害环境的问题并不少,首先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从去年下半年才刚刚开始,一下就有很多案子可能性不大,这是一个过程。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又做出了怎样的建言献策?同时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张德江:大气污染防治法作出全面修订张德江谈到大气污染防治法作出全面修订时说,这次修订,从强化政府、企业、社会防治责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领域污染防治力度,健全重点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等方面,对这部法律作了重要修改完善,条文由原来的66条增加至129条,使法律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明显增强。
一少指的就是案源少,四难是审理比较难、取证比较难、判决比较难、执行也比较难。吕忠梅代表:环保法庭的运行一少四难新《环保法》长出了牙齿环保和与环保有关的司法,永远是我关注的主题。虽然钱塘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浦阳江7个省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但根据2015年全省环境质量概况,我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劣Ⅴ类断面还有15个,主要分布在台州平原河网和温州平原河网。
对照十三五环保目标,80%的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意味着80%的地表水要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产养殖区及游泳区的标准,浙江的治水任务仍然艰巨。可能有人会说,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2015年4月,国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即将正式出台浙江水十条,实施全过程监管、全体系治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杭州已经加入长三角区域协作平台,联合20多个城市,一起推进大气环境区域联防联控。
据悉,今年浙江将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浙江土十条,并完善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省级平台与11个市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比如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不只监测企业最终的废气排放,连整一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要监测到,同时会利用大数据进行计算,清楚了解每一家企业的每一个数据,让企业找不到机会造假。
眼下,协作平台正在制订G20杭州峰会大气保障方案,并邀请了国内最顶尖的专家来出主意。大数据、互联网+,这些热门的技术,也要用到智慧治气上。人们对优良环境的渴望,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今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我省各地的环保部门、公安部门不定时启动联合检查,向破坏环境的企业开出罚单,一项项蓝天行动正在宣告:直接向天空排污,这事不能忍!每次霾来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是冬天,经常会看到听到这样一句话:外来输入性污染,这让城市防不胜防。
呼吸保卫战主要看气质目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确保全省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出招:正面出击精准发力,区域联动智慧管控2015年年底,杭州在国内率先成为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钢铁生产企业、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全力打造西湖蓝。这些事情虽小,但影响的人却不少,保护水源,不只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专家认为,污染是相互联系的,大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影响土壤,土壤污染通过地下水渗透影响水质,因此,治水、治气、治土应该统筹考虑。这三大战役,从点到面如何布局?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治水依然蛮拼的目标:确保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Ⅴ类水,80%的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出招:防反弹促长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2013年开始,五水共治无疑是浙江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
现在,如果你进入省内任何一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手机会立刻收到一条短信:你已进入某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又比如,贴沙河是杭州的备用饮用水源地,现在河边已经竖起了防护栏,保护水质清洁。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污染、水污染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且治理周期较长,所以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打赢治水战役,不仅要通盘考虑,也要拼细节;不仅要攻坚黑臭河,也要守住良好水体。大数据、互联网+,这些热门的技术,也要用到智慧治气上。
2015年4月,国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即将正式出台浙江水十条,实施全过程监管、全体系治理,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呼吸保卫战主要看气质目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确保全省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出招:正面出击精准发力,区域联动智慧管控2015年年底,杭州在国内率先成为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钢铁生产企业、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全力打造西湖蓝。眼下,协作平台正在制订G20杭州峰会大气保障方案,并邀请了国内最顶尖的专家来出主意。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最新公布2015年环境质量概况,数据显示,全省221个省控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2.9%,比上年增加9.1%;69个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5%,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3微克,比上年下降12.2%。因为每到冬天,大家感受的空气质量根本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好;来到城郊小镇,目光所及的那条小河,水质可能并不能激发人产生下河游泳的冲动。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污染、水污染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且治理周期较长,所以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2015年,浙江已出台《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到2017年,基本扭转农业两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势,消除农业两区重大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同时针对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腾出相当部分土地和地下水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的现状,浙江已完成7个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排查潜在污染场地88处,完成11个污染场地修复示范工程。比如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不只监测企业最终的废气排放,连整一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要监测到,同时会利用大数据进行计算,清楚了解每一家企业的每一个数据,让企业找不到机会造假。
虽然钱塘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浦阳江7个省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但根据2015年全省环境质量概况,我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劣Ⅴ类断面还有15个,主要分布在台州平原河网和温州平原河网。推进城市大气重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全面淘汰黄标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提前实施国Ⅴ排放标准、秸秆禁烧浙江接下来要推行的每一项治气举措,都可能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只有更多的人具备治理雾霾的责任意识和行动,我们头顶的蓝天才会越来越多。
同呼吸,共奋斗,治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专家认为,污染是相互联系的,大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影响土壤,土壤污染通过地下水渗透影响水质,因此,治水、治气、治土应该统筹考虑。
土十条确保土壤安全目标:确保基本消除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隐患,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出招:水气土统筹治理,省市平台互联互通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今年将出台土十条,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规范的污染场地联合监管机制。据悉,今年浙江将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浙江土十条,并完善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省级平台与11个市级平台的互联互通。这三大战役,从点到面如何布局?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治水依然蛮拼的目标:确保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Ⅴ类水,80%的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出招:防反弹促长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2013年开始,五水共治无疑是浙江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截至目前,浙江不仅消灭超过5000公里黑臭河,而且近两万名省、市、县、乡级河长的华丽阵容,成为浙江治水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对优良环境的渴望,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对照十三五环保目标,80%的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意味着80%的地表水要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产养殖区及游泳区的标准,浙江的治水任务仍然艰巨。
可能有人会说,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一旦天气晴好,蓝天白云的图片就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一旦水质变清,身边的江河小溪就会引来无数叫好点赞。
眼下最紧迫的是G20杭州峰会即将召开,人们不禁要问:到时杭州会有蓝天白云吗?这一问,问出了一个区域联动治气的点子。这些事情虽小,但影响的人却不少,保护水源,不只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现在,如果你进入省内任何一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手机会立刻收到一条短信:你已进入某某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又比如,贴沙河是杭州的备用饮用水源地,现在河边已经竖起了防护栏,保护水质清洁。据悉,在G20杭州峰会前,杭州将推出五气云环境质量智慧管控系统。杭州已经加入长三角区域协作平台,联合20多个城市,一起推进大气环境区域联防联控。以2016年为例,治水工作将一手抓省控劣Ⅴ类断面削减6个的任务,一手抓清三河达标县创建,做到防反弹促长效,同时,以钱塘江水环境治理为样板,全面推进瓯江、曹娥江、苕溪、飞云江、运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杭州湾、乐清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区域污染治理。
今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我省各地的环保部门、公安部门不定时启动联合检查,向破坏环境的企业开出罚单,一项项蓝天行动正在宣告:直接向天空排污,这事不能忍!每次霾来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是冬天,经常会看到听到这样一句话:外来输入性污染,这让城市防不胜防。同时,完成100处以上疑似污染场地环境风险排查,初步完成全省疑似污染场地清单,完善分级管控制度。
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很关键,奔跑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浙江,环保短板怎么补?老百姓的环境获得感究竟从何提升?近日,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浙江已定下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总目标,关键词是三大战役治水、治气、治土,从天上到地下,布起一道绿色之网,推动我省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这之中,有的是基于生活经验,有的是基于主观感受,有的是基于对比分析,有的是基于社会舆论,有的则是基于猜测推断,立足点不同,侧重点有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以北京为例,去年前10个月,PM2.5浓度同比下降21.8%。尤其是去年入冬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和冬季供暖影响,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引发了对雾霾治理成效的讨论甚至质疑。